一、 现有人员:20人
1、 主任、教授:4人
2、 副主任、副教授:5人
3、 副主任:1人
4、 主治医师:6人
5、 住院医师:3人
6、 主管技师:1人
7、 以上人员研究生毕业:9人;本科毕业:9人;专科毕业:2人。八十年代后先后有6人考取外省研究生并留在外省工作。
二、 医疗技术发展史:
1、 50年代初开展了下列手术:
脊柱后路椎板融合术、腰椎横突切除术、髋部肿瘤切除术、肘关节形成术,肩关节整形术、股骨头切除术、颈椎肿瘤根治术、肩关节离断术、肱骨骨髓炎肌瓣移植玉、股骨及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植骨术+内固定术,跟腱延长术、槌状趾矫正术、截骨术、慢性骨髓炎蝶形手术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复位术。
2、 60年代开展了以下手术:
小儿麻痹后遗症、小儿先天性畸形、如先髋脱位手术、骨关节结核病病灶清除术。
3、 70年代开展了以下手术:
关节成形术、微晶陶瓷人工关节(髋关节)置换术、骨皮质剥离术、椎间盘手术。
4、 80年代开展新手术:
自行研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制镁硅玉人工关节(髋、膝、腕、肘关节)并应用于临床,自行研制弹簧钢板治疗长骨骨折,数指再植。
5、 90年代开展新手术“骨折外固定支架整复固定术,经椎弓根短节段螺钉脊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、进口人工关节置术、断肢再植术、拇指再造术、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术。
6、 2000年后开展新手术
骨折交锁髓内钉复位固定术、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、颈椎后路单、双开门减压植骨术、高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、人工关节翻修术、枕颈融合术、复杂髋的骨折手术、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界内固定+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、椎体肿瘤切除植骨内固术、椎间融合器手术、脊柱侧弯矫正术、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术、神经皮瓣移植术、脊柱滑脱术、肿瘤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。
三、 教学:
1、 1958年前担任第八军医学校教学任务。
2、 1958年后承担江西医学院本科班教学。每年接收培养进修生。开办骨科短期培训班6期,培养研究生10 余人,承担医学院夜大、成教班教学任务。
四、 科研:
1、 1975年开展微晶陶瓷全髋关节的研制和应用,获省科技发明二等奖,国家科技进步四等奖。
2、 1984年又开展了对镁硅人工关节研制和应用,获省科技发明三等奖。
3、 目前在研课题:
(1)、新型脊柱内固定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;
(2)、简易脊柱手术架的研制与应用;
(3)、微晶陶瓷人工关节的研制;
(4)、镁硅玉人工关节的研制;
(5)、生物学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;
(6)、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;
(7)、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;
(8)、骨科多媒体教学探讨;
(9)、人工关节松动原因探讨;
矫二科现有病床48张(其中普通病床44张,抢救室病床4张),并设有复位室、研究室、学术会议室各一个。平均每天门诊量150人次左右,病房床位使用率常年在100%以上。有医生11名(其中教授3名、副教授3名,包括硕士生导师4名),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9名,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全国委员,有团中央、卫生部“青年岗位能手”、江西省卫生系统“先进工作者”及江西省第十二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获得者。
科室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,定期学习骨科前沿文献,注重临床医学教育,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。近年来,先后承担省、厅级课题七项,获得科研成果四项、国家专利四项。并在各大杂志、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。科室实行制度化管理,形成了术前讨论制度、疑难病例讨论制度、总查房制度等制度。科室上下团结,医风端正,视病人如亲人,坚持合理检查、正确诊断、合理用药、优化手术,赢得了病人的高度赞扬。
专科特色
1、关节外科:包括人工髋、膝、踝关节置换术,人工关节翻修术、关节功能重建术、关节镜微创手术、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关节疑难病的诊治。开展了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、关节磨损及颗粒病等方面的研究。
2、脊柱外科:开展了上颈椎手术、胸腰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、脊柱侧弯矫形术、脊柱脊髓损伤、椎间盘溶盘术后复发等疑难病例的诊治与临床研究。
3、骨肿瘤:包括全身多部位的骨关节肿瘤切除及其功能重建,骨肿瘤的保肢治疗、综合治疗。结合临床开展了指导骨肿瘤治疗的生物学研究。
4、创伤外科:开展了多发骨折、复杂骨折;多发伤、复合伤;严重骨盆骨折等特殊部位骨折的治疗
附:矫二科现有医生及职称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
4月23日
星期三
4月24日
星期四
4月25日
星期五
4月26日
星期六
4月23日
星期三
4月24日
星期四
4月27日
星期日
4月28日
星期一
4月29日
星期二
4月23日
星期三
4月24日
星期四
4月25日
星期五
4月26日
星期六